幫主碎碎念 旅行三兩事 頭條

【專文評論】十年前的美好

本文作者: 幫主大衛

作為一個熱愛旅遊的人,這些年來也跑過了不少的地方,有許多的感想與遺憾不吐不快。這是一篇感慨文,主題是旅遊經濟發展對於原生態的衝擊,寫在我從廈門鼓浪嶼回到上海的第二天。

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美好,都在向世人揭露之後變了調

很早以前就有很多人告訴我鼓浪嶼的美,它的歷史痕跡、閑靜、清新,這一趟走下來,確實印象深刻。然而,隨著大量遊客的登島,喧嘩讚嘆中我不禁憂慮著它的未來,從當地民眾口中諷刺的玩笑話:『鼓浪嶼早就被遊客踏平了』,我感受到了一種無奈。

類似的例子太多了,西藏被喻為『最接近天堂的地方』,如今的拉薩開滿了酒吧;我曾經最愛的巴里島烏布,如今商家市劊的令人乍舌;上海的田子坊,還有誰是為了欣賞藝術家陳逸飛或是爾冬強作品而來?江南一個個的水鄉古鎮搬出來,遊客如織,一點也看不到當年的古風與寧靜,如今的周庄也絕非昔日三毛記憶中美好的周庄。

那曾經最原始的感動與初衷,而今安在哉?

如果任何一個景點今天讓你留下美好的印象,你該想想十年前它有多棒。今天你感受到的一切都已是歷經包裝、商業炒作後的殘餘價值。任何一個場域,當人文精神被移除時,它就僅剩下軀殼,恰恰適合給那些從眾蜂湧而至的凡夫俗子來踐踏。

鼓浪嶼之行僅是一個引子,這個曾經極其安寧美好的小小島嶼,在1930年代作家艾蕪的筆下是如何的閑適,鴉片戰爭後多達十三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,呈現出多國文化樣貌的建築特色,貓島、琴島的美名依舊,然而商業化的痕跡如今侵蝕著它的生命力,年初島上的曉風書局禁不起一口氣漲了十倍的租金,因而歇業,引發了眾多的反思,當人文價值與精神被抽離時,它還是原來的鼓浪嶼嗎?

台灣的九份、北京的南鑼鼓巷、上海的田子坊等等,如今你會說它們是個『景點』,因為盤據在此且吸引遊客的是特色店家、是媒體報導、是酒吧茶館,而不是深入當地生活的心靈悸動,打個卡泡個吧拍拍照就是你對待它的態度。

恕我無法在旅遊經濟與原生態保存間做出權衡的結論,不可否認,商業發展帶來的經濟價值確實也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,當個包租公分享經濟利益大餅似乎也很不錯,對照台灣先前澎湖開放為博奕島的公投與近日台東美麗灣的爭議,這一場綜合了經濟利益、環境保護、人文精神等等複雜因子的拉鋸還將持續。我唯一想說的是:想一想有什麼東西是一旦失去了就再也要不回來了?

我也曾經為文感慨上海吳江路小吃街的改造計畫、中國遊客對於台灣可能帶來的衝擊,然而我也同樣不得不向讀者們介紹這些『十年前更美好』的地方,在這接近零度低溫的日子裡,我反思著是不是所有的私房都該讓他永遠私房?

我的腦子凍壞了。


請到『幫主出巡』按個贊、新浪微博:台北大衛。隨時獲取世界旅遊最新資訊!!

關於作者

幫主大衛

旅遊作家。同時也是 上海幫 幫主與 一起泰 站長,常年旅行遊走於世界各地,風一樣的雙子座,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在哪個城市出沒:幫主出巡臉書 | IG | Youtube | Padcast | 微博

👉幫主著作: 搭地鐵玩遍上海 | 開始在上海自助旅行 | 搭地鐵玩遍曼谷 | 在泰北發現天堂 |

📍本站累積捐款金額:209,758元捐助清單及收據
📍採訪邀約請Mail聯繫:幫主信箱。

2 Comments

留下評論